[今日焦点]文章ID:662  分类查看经销商
会员登录 | 经销商申请 | 审核状态查询 | 渠道商情 | 渠道乱炖 |首页
IT渠道网
  大类 小类  
当前:全部   [更改地区]
首页 >>渠道乱炖 >>今日焦点        上海东方明珠塔发生火灾无人员伤亡       人民网IPO:子公司2010年无收入利润逾三千万

层层解开谷歌退出中国的神秘面纱

2010-03-19 09:27:52  发布:wei  来源:互联网

  谷歌退出中国的消息一直成为互联网上的一个悬疑。谷歌副总裁黄安娜(NicoleWong)10日表示,如果北京要求谷歌必须审查网络搜寻结果,或是选择退出全球人口最多的中国网络市场,谷歌准备撤离中国,3月16日,据国外媒体报道,知情人士透露,中国政府上周五已经提醒谷歌在中国的合作伙伴,为谷歌撤出中国市场做好准备。这一系列的谷歌悬疑貌似在向世界宣告:谷歌即将退出中国市场。

  谷歌缘何要退出中国市场?

  起因:1月16日,Google.cn的首页LOGO被更换为“古代四大发明”,其“CelebrationofChineseCulture(庆祝中国文明)”的注释被一些用户和网民解读为“中国战胜谷歌”。其后“谷歌”中文在Google.cn首页的短暂消失,以及春节期间带有“福”字的LOGO,都被网友们解读出了“莫须有”的弦外之音——谷歌被“袭击”了。2月22日,参与调查谷歌遭受黑客网络攻击的美国安全机构声称:攻击源头的电脑来自中国的两所高等学校—上海交通大学和山东蓝翔高级技工学校—它似乎可作为谷歌连续遭到来自中国的“大规模有组织的网络攻击”的证据。

  事件发展态势进一步恶化,上升到中国政府与谷歌谈判的层面,对“如何在法律框架内运营未经过滤的搜索引擎”的核心议题,谷歌坚持他的话语权,甚至“决不妥协”。这种态度导致,谷歌要么经过过滤审核,要么退出中国市场。

  Google退出中国谁是胜利者?

  资深媒体人刘东华:Google一旦真的退出中国,中国政府、中国网民、Google公司全都是失败者,也就是没有真正的胜利者。

  刘东华认为,中国崛起所代表的也绝不仅仅是硬实力,甚至越来越重要的将是软实力、包括源自东方的普世价值带给这个世界的贡献。因此,他不希望谷歌退出中国,放弃这个大市场,放弃中国绝不止意味着放弃了一个区域市场,更意味着放弃了一个巨大的未来;而放弃未来,岂能成就Google价值观的尊严。

  我们每一个习惯利用谷歌搜索引擎的人对于谷歌来说没有丝毫隐私可言,这里面的弯弯不用细讲,也绝不是危言耸听。出于国家安全的考虑中国政府对谷歌作出适当的限制是必要的,仅依此事就判定中国压制自由有失公允,谷歌最终必须遵守中国的法律是没有商量余地的。

  就笔者个人观点,他根本就不想走,中国政府也没有打算赶他走,他会以强硬的姿态在与中国政府的谈判中妥协,并在这种强硬的妥协中进一步扩大在中国的经营。

  谷歌(GoogleInc.)看起来越来越有可能关闭旗下的中文搜索引擎,此举将使最后的主要外国互联网企业之一从世界上人口最多、增长最快的互联网市场退出。

  据一位知情人士上周六透露,谷歌可能会在几个月内采取行动。

  谷歌与中国有关部门一直在进行谈判,谈判的焦点是如果谷歌像两个月前表示的那样停止按政府审查要求对旗下的中文网站Google.cn进行审查,谷歌能够在中国运营的范围有多大。谈判看起来日益陷入僵局,谷歌想继续在无过滤的情况下运营Google.cn的希望破灭了──这个希望本来就很渺茫。

  上周五,工信部部长李毅中在回答一位记者关于谷歌计划停止过滤搜索结果的问题时说,这样做将是不负责任的,并警告说如果谷歌违反了中国的规定,它将必须承担相应后果。

  他的话巩固了这样的猜测:如果谷歌停止审查Google.cn的内容,有关部门将迫使Google.cn关闭。

  据位于北京的研究公司易观国际(AnalysysInternational)的数据,谷歌在中国搜索市场收入中约占36%的份额,而中国本土的竞争对手百度则有58%的份额。谷歌是在中国拥有相当大市场份额的少数几家外国企业之一。严格的政府监管、来自中国企业激烈的竞争、外国企业自身的不足,这些因素加在一起意味着外国互联网企业进入中国市场要么困难重重,要么从未进入过中国市场。

  谷歌关闭Google.cn的行动将使中国的互联网几乎完全被本土企业所占据。中国约有4亿互联网用户,是世界上网络用户最多的国家,而且每天还有约25万的新增用户。

  这有助于中国政府控制信息的努力,原因是政府可以更容易地控制本土企业,不过这也意味着在中国经济增长最快的领域之一,外国企业的参与将是有限的,导致中国用户越来越孤立。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中国互联网项目(ChinaInternetProject)负责人萧强说,Google.cn的关闭可能会被视为是“中国特色的互联网”(Chinternet)的开始,“中国特色的互联网”越来越不同于全球互联网。

  研究中国媒体和互联网的网站“单位”(Danwei.org)创始人金玉米(JeremyGoldkorn)说,对中国互联网领域来说,它面临的危险是,没有了谷歌的参与,它的竞争力会减弱。他说,谷歌通过采取与中国本土竞争对手不同的做法而激发了竞争,它采取的措施包括当搜索结果受到审查时,会通知用户。

  金玉米说,谷歌退出中国市场还将向其他外国企业发出一个信号:在中国经营企业,环境很恶劣。如果谷歌离开了,这将成为任何考虑在华开展业务的外国企业认真考虑的一个问题。

  其他为数不多的几家外资互联网企业在中国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不过没有一家有谷歌的规模。据易观国际的数据,去年四季度,亚马逊(Amazon.comInc.)旗下的中国子公司在中国网络b2c零售市场上占有8%的份额。去年二季度,ExpediaInc.旗下的艺龙网(ELongInc.)在中国在线旅游预定市场上占有约10%的份额。微软(MicrosoftCorp.)旗下的MSNMessenger是通过一家合资企业在华运营的,它在中国占有4%的即时消息用户,相比之下,中国腾讯(TencentHoldingsLtd.)的QQ服务则占有77%的用户。

  外国公司在华份额较小在一定程度上是中国互联网公司竞争的结果,后者通常更善于推出迎合中国的口味的产品和业务。面对市场份额不断被竞争对手淘宝网蚕食的事实,EBay公司于2006年撤出了中国市场。淘宝网(Taobao.com)是阿里巴巴集团(AlibabaGroup)旗下的拍卖网站,在一定程度上由于其提供免费的服务,受到了市场的欢迎。

  雅虎公司(YahooInc.)于1999年进入中国,是进入中国市场的第一家外国互联网公司,在中国苦苦挣扎了多年之后,于2005年以其中国业务和10亿美元的代价换取了阿里巴巴集团这家中国公司约40%的股份。

  但中国的严格监管也起到了一定作用。中国政府禁止外国公司直接拥有互联网内容许可证,例如要求它们拥有中国本土的合作伙伴。遵守中国的审查制度比较复杂且有政治风险,让这些公司受到了自己国家人权积极分子们的批评。

  一些公司已决定完全不涉足中国市场:据知情人士透露,两年多以前,Facebook的代表来到中国对进入中国市场的可能性进行评估。但这家公司从未建立中国网站,而且其国际网站如今仍被中国屏蔽。

  Facebook的竞争对手聚友网(MySpace)拥有中文版聚友中国(MySpaceChina)网站的股份,但这个中文网站落后于人人网(Renren.com)等中国本土的竞争对手。聚友网和《华尔街日报》同属新闻集团(NewsCorp.)旗下。

  研究互联网问题的哈佛法学院教授帕弗瑞(JohnPalfrey)说谷歌在中国的境遇更加关系到其它科技公司如何管理它们的海外业务。

  帕弗瑞说,我认为中国市场是这一问题的决定性考验。因为它是世界上最大的互联网市场,大型科技公司无法忽视它的存在。这一争端的结果对于在华运营的外国信息技术公司而言将极为重要。

  谷歌公司在1月12日的声明中说北京正在加强对言论的限制,并称针对谷歌及其它外国公司的一系列网络攻击是致使其决定停止过滤谷歌中国(Google.cn)网站搜索结果的原因。谷歌与中国当局谈判的部分内容是确定此举是否会影响它的其它在华业务,包括通过它的AdSense服务在其它中国网站上销售广告以及在它的国际网站上销售广告。

  如果中国政府如外界预期强迫谷歌关闭中国网站,谷歌仍可象它于2006年启用谷歌中国网站之前多年的作法一样,从海外向中国用户提供中文搜索服务。用户理论上也可继续使用Gmail等其它未基于中国的谷歌服务。

  中国政府能够阻止网民从中国境内进入这些网站,但大多数分析师称北京当局不会做得这么过火,因为这有激怒数百万谷歌用户的风险。但中国政府可以通过不时中止用户进入谷歌网站或减慢登陆速度的方式降低谷歌业务的吸引力,或者可以有选择地屏蔽部分谷歌业务。

  在谷歌1月发表声明之前,中国当局已一直在屏蔽其YouTube和Blogger网站。

  某些情况下,中国政府干涉外国网站的作法为中国本土的竞争对手带来了明显的优势。例如由用户创建的百科词典──维基百科Wikipedia,其英文版在中国多年来一直不时受到屏蔽,而中文版几乎一直受到屏蔽。因此,中文维基百科仅有300,000篇文章,而英文版却有约320万篇文章。与此同时,百度于2006年创办的、基于中国的百科词典也是由用户自己创建词条,已有210万篇文章。

  媒体报道,谷歌公司坚持不接受中国对其搜索内容进行审查,可能撤出中国。分析认为,谷歌要从中国撤出互联网市场,完全是其自身原因造成的。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政商一体,政治色彩太浓。

  谷歌公司本属一家企业,理应从事商业经营,以获取经济利闰为本份,但谷歌并没有完全把自己当作一家企业,而是当作政治工具,遇事打政治牌。

  谷歌不仅与美国中央情报局合作收集情报,今年1月还要求在中国要享有超出中国法律和道德规范的自由,在遭到拒绝后,谷歌公司请美国政府向中国施压;3月10日,谷歌高层又在美国国会声明不接受中国对其搜索内容的审查,再一次以退出中国市场相威胁;其副总裁、副法律顾问黄安娜强调,谷歌不愿继续配合中国的网络审查,呼吁美国应将网络自由纳入外交政策。因此,人们质疑谷哥到底是企业还是政治组织。

  二,我行我素,轻视了中国政府的管理能力和决心。

  谷歌除曝出抄袭门、漏税门、报告门、地图门等,还不断挑战中国对其依法管理,并以退出中国相威胁逼中国让步。中国管理部门对其警示,但谷歌置若罔闻。中国工信部长李毅中12日再次警告谷歌,不要无视中国的法律尊严,否则,后果自我承担,并说,即使谷歌退出中国,中国的互联网市场依然如故,依然是迅猛发展,也不会受什么大影响。

  分析认为,谷歌误判中国政府的能力和决心,误把今天的中国当成100年前的中国,因此,其强权作派必然会陷入窘境。

  三,不了解中国文化,低估了中国人的智慧。

  中国文化重和谐,不欢迎乱闹。谷歌数次闹着要退出中国,甚至对中美关系大局产生了负面影响,这是中国人不愿看到的。而且,谷歌在中国的重要任务是推销美国的文化理念。

  但是,美国历史也不过200来年,其文化脱胎于西方基督教,而中华文化经过5000多年的积淀,博大精深,一部《伦语》,或一部《易经》,或一部《红楼梦》够人们研究一辈子,当然也包括美国人,中国人对美国的“民主、自由、人权”的口号岂能不懂?只不过,在美国“金钱是政治的母乳”,美国的民主是金钱主导下的民主;美国的自由,意味着滥情、同性恋;美国讲人权,则在伊拉克、阿富汗滥杀无辜。因此,中国人不愿接受这样的东西,因为接受了这些东西就会导致社会不安,人民受苦。

  谷歌对存在的这些致命的问题,没有很好的自我醒悟,自用猛药治理,因此,即便退出中国市场,那也都是自身问题所致,怨不得别人。

  在“退出中国”的爆炸性声明发表将近两个月后,谷歌正展现其试图艰难维系中国业务运营的另一面:在春节前夕,它循例更新发布了帮助中国用户旅行的本地产品“春运地图”;在上海召开广告代理商大会以提振代理商和广告主日渐萎靡的信心;甚至仍坚持不肯删除网站上那些曾经招聘的空缺职位。

  相对明朗的信号,是谷歌联合创始人谢尔盖·布林(SergeyBrin)在2月10日接受媒体采访时的表态:他声称对在中国体系内找到运营的方式、与中国有关机构达成和解“长期乐观”,但可能需要1至2年的时间。作为对中国的网络审查与监管长期保持谨慎和质疑立场的谷歌顶级人物,布林一直被认为是“退出中国”声音的内在精神支柱,而其本人的“乐观”立场似乎标志着谷歌求解中国这道难题获得最大的内向突破。

  但布林的立场也许被过度解读了—与谷歌发展兼首席法律顾问大卫·多姆德在1月12日发布的强硬声明相比,它更像是一场不无婉转与温情的措辞表演,对“如何在法律框架内运营未经过滤的搜索引擎”的核心议题并无本质的更张,也未调整“不得不考虑关闭中国办公室”的最糟糕预期。尽管布林声称,他允许按照中国法律的规定审查涉及色情与赌博的信息,但范围并不包括关于政治内容的搜索结果。“很多人觉得我的想法很天真,但或许是可以实现的”。

  事实上,谷歌近期在中国的每一个细微动作,都会被人们赋予特有的微言大义:1月16日,Google.cn的首页LOGO被更换为“古代四大发明”,其“CelebrationofChineseCulture(庆祝中国文明)”的注释被一些用户和网民解读为“中国战胜谷歌”。其后“谷歌”中文在Google.cn首页的短暂消失,以及春节期间带有“福”字的LOGO,都被网友们解读出了“莫须有”的弦外之音。1月下旬,谷歌CEO施密特在达沃斯峰会上针对中国问题再度强调“我们不喜欢审查”,导致一些人士判断谷歌退出中国的可能性日益加大;而布林出人意料的暧昧言辞又使他们迅速变得乐观起来。

  风起青萍之末,谷歌中国本已戏剧性的命运变得更加吊诡,也凸显了它在美国总部和中国监管机构的对抗下被迫“失语”的尴尬—这并非一个能够长久坚持的局面。

  据一位知情人士对《环球企业家》透露:经历了短暂的缄默与平静后,谷歌中国的员工终于陆续出走,一些人已在春节前递交了辞呈,另一些人则预备在4月离职。3月28日是公司发放年终奖的日子—不少急流勇退者已将它当成出走谷歌“大限之日”。而传说中的招聘计划并非真实,“那只是谷歌中国挣扎着证明自己还活着的烟雾弹”,知情人士对本刊说。

  据本刊了解,谷歌全球副总裁、大中华区业务总经理刘允曾在总部“退出声明”发布一个月前在私人场合透露:“即使没有了Google.cn,谷歌一样可以找到在中国存在的方式”。这似乎是谷歌“以某种形式留在中国”立场的最早注脚。

  这并不意味着谷歌将停止改善与中文搜索相关的服务,Google.com或许将重新承载这一职能。2月24日,基于Google.com的鸟瞰视图“GoogleBuildingMaker”正式添加了中文版本,它足以显示谷歌并无意图让中国成为“信息自由流动”世界外的孤岛。

  但在中国,谷歌再也难以演绎一段阳光浪漫的青春期故事了—出于在华前景未卜的顾虑,谷歌推迟了与中国联通联合发布三星、摩托罗拉两款GoogleAndroid平台智能手机的计划,它势必直接影响Android智能手机在中国发展的前景,而谷歌独立品牌的智能手机NexusOne也直接绕过中国大陆在香港、台湾地区和新加坡等华人区域进行推广。并未有足够的证据显示,谷歌搜索以外的产品在中国仍能获得更为强大的支持。更重要的是,那个曾经聚集中国最聪明工程师的“梦之队”一旦瓦解,重新建构并拾回人们对“出走者”的信心将成为另一项高难度任务。

  无地彷徨

  与谷歌在中国表面上日益强烈的“求生”欲望形成反差的,是它与中国的互联网监管机构始终无法就“寻找在中国体制内运营的方法”建立真正的对话基础。尽管谷歌与中国政府之间的“谈判”已在春节后恢复进行,但谈判桌之外双方的相互诘难与冲突,反而使彼此的误读和裂痕持久弥深,甚至与“继续留在中国运营”的求生意图完全背道而驰。

  这一切因谷歌对其中国问题立场的“矛盾”表述引起。那份声称“重新评估中国业务运营的可能性”的强势宣言和“仍希望以某种形式留在中国”的谨慎立场,本应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却被监管机构和公众的“中国式思维”误读为谷歌反复无常的“改口”,而谷歌对此并未做出任何解释。紧接着,一场围绕黑客与国家安全的“抓虫”论战彻底把双方逼到了进退维谷的境地。

  2月22日,参与调查谷歌遭受黑客网络攻击的美国安全机构声称:攻击源头的电脑来自中国的两所高等学校—上海交通大学和山东蓝翔高级技工学校—它似乎可作为谷歌连续遭到来自中国的“大规模有组织的网络攻击”的证据。该消息不出意外地遭到两所高校的否认和驳斥,而谷歌与美国安全机构合作调查“攻击事件”的行为,也让中国的意识形态机构和一些舆论将关于中国“国家安全”和“商业安全”的敏感议题置于放大镜下。

  它无疑加大了双方媾和的难度,也让本已脆弱的对话基础变得不堪一击。对谷歌而言,这场针对中国的“抓虫”行动似乎很难向当事机构求得它们期望的答案,技术上也未必能真正确定发起攻击的具体地点,只会为自己在中国本已险峻的网络生态环境下带来更多的反对者。而对政府和监管机构来说,一旦动用舆论将谷歌“判定”为与美国安全机构合作的“危险制造者”,日后任何将谷歌“以某种形式”留在中国的企图,都势必要考虑更为复杂的因素而变得倍加审慎。

  在双方都下意识地将谷歌中国的存留“非商业化”的情形下,如何“廓清模糊暧昧的监管规则和界限”这一事关谷歌中国游戏规则的核心问题却被不知不觉地搁置了,Google.cn仍然在审查“不符合中国法律法规”的搜索结果。而对其它的中国互联网公司来说,在谷歌宣布将与监管机构重新讨论游戏规则之后的50多天内,它们并没有看到监管层面的任何松动。

  一位前谷歌中国员工对《环球企业家》透露:谷歌中国处理政府关系积累的一项重要的“本地智慧”在于,它曾促使网络监管者接受了“法不独责”的理念—即假如谷歌与其它互联网公司同时出现了某种违拗监管者意志的行为,如果其它互联网公司没有接到处罚或整改的指令,那么谷歌中国同样也不应该被要求整改或处罚——它为谷歌中国在相当一段时间内规避了很多政策和监管层面的风险。但反向思考的话,监管机构更难接受在其它互联网公司之外为谷歌单独开辟一条监管通道,比如接受谷歌在中国的网站不过滤某些特定的信息。目前日益强大的监管压力似乎更不允许监管机构这么做——尤其是它与谷歌之间的牾已上升到公众层面。

  一个越来越可能出现的情形是—双方的“绝不妥协”使Google.cn终不可免被关停的命运,并同时波及谷歌音乐、天涯来吧,以及与金山、新浪和迅雷等本地网站的一系列合作,从而彻底终结谷歌中国作为“特区”的历史——这种局面或许反而是谷歌此番谈判的终极目的。

关键词: